史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就在在曲靖三岔一带置味县。“味”本意即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这个名称的由来,可见曲靖2000多年前饮食活动就丰富多彩,饮食文化历史渊源流长。曲靖又被称为“爨乡”,其著名的两块云南"南碑瑰宝"“二爨”碑就出自曲靖(“爨”本意为烧火做饭,这足以证明曲靖历史发展一直与饮食活动分不开)。爨氏是汉末到中唐数百年间云南的统治者,爨文化就是这400多年间爨氏统治云南包括今贵州,四川的部分县市时所造就的历史文明,其中散存于残篇断简中的记载,主要就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习俗等。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曾写过一首《五绝》:“汉武封味县,云南早知爨;元谋一把火,华夏烹调娴。” 这是中国烹饪理论界专家对云南饮食文化的高度评价,其中提到的“味县”、“爨”都出自曲靖,可见曲靖饮食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曲靖蒸饵丝是传统小吃,小吃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曲靖蒸饵丝一是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爨文化的载体,具备深厚的历史价值;二是食材采购当地农副产品,传承本地少数民簇饮食文化,具备文化价值;三是“蒸”制方法符合营养标准,能最大限度保存食品的营养,易消化、吸收,具备科学价值;四是饵丝洁白,韭菜青绿,赭黄的肉酱点缀着些许剁碎的红辣椒,小小一碗蒸饵丝色彩分明。色、香、味俱全,可称“餐桌上的艺术”。曲靖蒸饵丝荣获过“云南名小吃”“中国名小吃”“中国十佳名小吃”“云南名小吃——蒸饵丝”:“最佳名特小吃奖”等荣誉,中央电视台7套“农广天地”栏目曾专程到曲靖靖晨园拍摄“蒸饵丝”专题节目向全国宣传。

二、悠久历史

饵块在云南早已成日常食品,曲靖蒸饵丝历史悠久。1982年,云南省博物馆李昆生等3人在曲靖珠街发掘战国墓群发现了战国炭化古稻谷,说明曲靖种植稻谷和食用饵块的历史悠久。汉代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注释道:“饵”,粉饼也。”细究起来,云南饵块中的饵与许慎所说的饵,同中有异。都是稻米制作的糕饼。梁玉虹先生《古往今来话滇味》中说,云南是种植稻起源地,饵块在云南早已成日常食品。“云南人民善于因料而做,当玉米引入云南后,在有的地方就改用玉米而做。如宣威市属旱作农业区,以玉米、洋芋种植为主,用玉米制的黄金饵块已成名品。还有的则是用大米与玉米合制,这种合制的饵块不仅增加了其色泽、口感,而且还符合食品营养学中食物搭配互补的原则,从而体现了食而养生的目的”。据《滇游漫笔》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山东曲阜文士桂馥派往云南永平任知县,在赴任途中就吃过曲靖饵块。

曲靖也是多民族地区,都相对独立保存着本民族的种种传统习俗。我们从各民族沿袭下来的民族节庆、婚丧嫁娶、社会民俗、民间信仰习俗以及日常生产习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普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曲靖各民族群众都较为完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各民族的习俗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交相互融,既有交融,又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

曲靖有一个民间传说,明代状元杨慎(字升庵)被贬到云南时,有一年春节应朋友邀请来到曲靖,晚上喝酒尽兴,未吃主食。第二天一早饥肠辘辘,四处找食,朋友遂将饵块切丝蒸热,加上自制腌菜、韭菜等作料拌匀递给状元,杨状元吃过之后赞曰“这碗饵块丝干香浓郁,有嚼头,‘蒸’的好吃”!便连吃三碗。民间从此有“状元吃饵丝,连吃三大碗”之说,蒸饵丝的做法也在坊间传扬开来……。

三、制作技艺

5993f8a18f750.png

                蒸饵丝制作流程

曲靖蒸饵丝历史悠久,经过发展,曲靖蒸饵丝在明代形成了完整的技法和理念,并在之后不断丰富完善。其中对的食材的选用及配比要求非常严苛。它是云南多民族智慧多结晶,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曲靖蒸饵丝技法的主要因素有食材的质量、加工的器皿、火候、配料的选择及配比的主料。

1、 饵块制作:过去民间制作手工饵块在曲靖是极为隆重的仪式。先把精选的大米置入缸中,在常温下用饮用水浸泡两小时左右,之后把浸泡过的大米淘洗后把水漓干,用甑子大火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凉至常温,用冷水2次浸洗,捞出漓干水再用大火2次蒸熟。之后趁热将2次蒸熟的米饭运用杠杆原理制成的约500斤重的“碓”,八个大汉踩踏碓杆一下一下地摏打放在碓窝中煮熟的热米饭,伴随着嘣哒、嘣哒的声音,约五分钟,大米被舂成了米团,米团被揉捏成筒状,晾晒成饵块。用手工将饵块团揉捏成筒状,晾干即成筒子饵块,大小为20*10*6cm,质量一个约1公斤。然后把筒子饵块手工切成2毫米的均匀薄片,再改成细丝即为蒸饵丝的主料。

2、配料:曲靖蒸饵丝的调配料非常丰富,而且相当考究。首先是选用周期在一年以上的新鲜猪后腿肉剁细,油烧开后凉至70度放肥肉,出油三分之一时放瘦肉,大火炒至水份干时铲起,再放油烧开后放入大料、芝麻、姜、蒜、红糖、辣椒面等炒出辣香味,放入传统自制老酱后,再把炒好的肉二次放到锅里与酱料炒香起锅制成肉酱。秘制卤水:用八角,草果炒炙黄加水煮出味,按比例加糖、酱油煮沸后加适量鸡精、小粉勾芡,熬至浓稠且出味后,起锅装入容器里备用;蒸饵丝所用的酸菜是自家精心腌制的;另外所用油辣子的辣椒来自邱北,花椒来自昭通,菜籽油用的是罗平,红皮大蒜是曲靖越州镇横大路出产……

3、器皿选择:蒸饵丝用的蒸笼要求用不含金属的全竹制成的蒸笼,确保饵丝口感的纯正。

4、蒸饵丝火候:用猛火蒸透即可,保证饵丝已熟且软硬适中,有嚼头。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曲靖民族民间饮食文化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民族审美价值及深厚的民俗、社会内涵,与各民族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商品价值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曲靖蒸饵丝逐渐享誉省内外,曲靖市一些餐馆虽然门面不大,但因供应的主要小吃品种蒸饵丝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每天都引得顾客盈门。人们的口碑让“曲靖蒸饵丝”的影响力和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如今,“蒸饵丝”已然成为曲靖乃至云南省的一张美食名片。不仅是曲靖老百姓最喜爱的小吃品种,也是他们向外界宣传、推荐曲靖家乡美食的首选,更是“游在云南,吃在曲靖”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近年来在周边地区及昆明市也迅速流传开来。据不完全统计,仅曲靖麒麟区蒸饵丝日销售量约8-9吨。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五、濒危状况

曲靖经营蒸饵丝的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制作技艺靠家族代代相传。蒸饵丝是曲靖人早餐的主要品种,经营户要起早贪黑制作配料、熬汤、蒸制,较为辛苦。而现在的年青人,有的不愿意继承其家族蒸饵丝的经营,如果不加以保护,再加上“洋快餐”的冲击,这些制作技艺会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而失传;另外,因饲养周期长和城市不断发展,目前地方品种猪的饲养日益减少,品质优良的曲靖猪肉源紧缺。急需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

六、保护措施

1.全面贯彻落实《“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立健全保护传承制度。

2.对蒸饵丝经营单位及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建立传承人数据库,掌握传承人信息。对收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建立永久性档案和数据库;

3.鼓励蒸饵丝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实践。扶持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建立生产性保护实践与民间市场产业链关系;

4.建立传承培训机制,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传习班推动传承,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5.加强传承人的管理和引导,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对传承人纳入年度传承考核,签订传承责任书;

6.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鼓励支持项目及传承人参与省内外展示交流活动。

5993f9246bfa9.png

 参与录制舌尖上的中国

小吃源于民间又高于民间,民族与地区间的交流,是云南小吃升华的重要阶段。从社会学角度看,餐饮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从经济角度看,吸纳就业多,消费量大;从民俗学角度看,小吃代表了各个地域的饮食文化。近年来云南小吃市场越来越兴旺,特色风味小吃的制作技艺本身就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民间许多绝妙精湛的小吃制作技艺已经或正在消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中指出“建立经典滇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体系,开展对符合国家、省、州市级非遗标准饮食类项目的普查和申报保护工作”。文件同时要求“以知名品牌小吃企业的发展模式为示范,在全国及省内旅游重点城市打造云南名特小吃连锁品牌”。因此,民间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更为重要。

5993f9da6e5bc.png

在北京参加“舌尖上的云南”

2005年至今,曲靖市委、政府注重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丰富“游在云南,吃在曲靖”内容,成功打造了七届珠江源美食文化节,为传统店铺提供展示和经营的平台,使以蒸饵丝为代表的一批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来到曲靖,品尝蒸饵丝已然成为一种共识。
    挖掘文化树灵魂。文化是美食的灵魂,美食是文化的体现,小吃文化的突出与彰显尤为重要。我们将尽力组织专家学者挖掘、编撰有关小吃起源、创始人、趣闻轶事等,充分利用美食网站、微博、微信等,积极强化小吃“浓郁的乡情、特异的滋味、亲民的价格、众多的食客”的特色和博、巧、趣的文化风貌,同时以“申遗”促传承,保护传统小吃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