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经过长期的调查,走访潦浒当地制陶企业和作坊30余家,先后采访土陶匠人200余人近千人次,对这一传统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保护。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潦浒鸟阚图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滇东高原中部,是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上游分水岭地带,又是珠江的发源地,自古有“入滇锁钥”之称。在麒麟区西南28公里处,坐落着一片拥有千年制陶历史的古村镇,数百年来,这个古镇以其出色的手工制陶技艺为周围城镇所熟知,因此素有“土陶之乡”的美誉,它就是--越州镇潦浒社区。
民国时期永昌瓷厂生产的青花瓷瓶
潦浒,古称“猫猫石”。由于在其村东河流汇入处,小溪口有一个象老虎状的巨石俯卧江中,人们称之为“老虎石”,上山砍柴、打猎的人忌讳直呼“老虎”,改称其为“猫猫”,因而得名“猫猫石”。越州境内有南盘江、泥溪河、水城河,加上东西两山溶洞地下水,为潦浒土陶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古时的“猫猫石”,是一个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从古籍中记载中不难发现,明朝永乐年间,潦浒土陶就已崭露头角。在此后的百余年间,越州土陶制品行销内地,风靡国。因此这里曾经一度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景象,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都是为着“猫猫石的缸”而聚集在这里,而这儿“猫猫石的缸”也就是今天的—潦浒土陶。
2014年云南省考古研究所《曲沾盆地青铜时代遗存的调查和研究》重点课题调查中显示,在潦浒南盘江东岸的贝丘遗址发现青铜时代的夹砂灰陶是春秋早期陶器,距今约2700多年,是曲靖地区出土最早的土陶制品。越州镇横大路古墓群中还曾出土了“三足陶鼎”。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陆良薛官堡西汉时期土著部族的公共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罐、釜、尊等陶器,鉴定与滇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麒麟陶瓷制造业源远流长。
越州镇橫大路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三足陶鼎
潦浒自明朝或者更早就开始烧制陶瓷,是曲靖著名的陶瓷之乡。据出土残碑记载,南宋(1127-1279)时期,潦浒所辖的大窑湾村即建土窑烧制砖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越州卫修筑城池,所用砖瓦由大窑湾村烧制。明永乐六年(1408),建陆凉卫城也使用该卫窑上村烧制城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5厘米。
潦浒元代罗罗窑出土的压花、青花碗底
明史料记载,明景泰年间,曲靖潦浒的瓷器已销内地,宽阔的南盘江上,每天的船只将陶瓷制品运往周边广大地区,覆盖到了贵州、昆明等地。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潦浒一年上缴的窑银,足够支付2046名余丁半年的薪水。1638年,徐霞客在考察珠江源的行程中沿江南下,经过潦浒到陆良,曾对这个远近闻名的陶瓷集镇感慨万分。
潦浒的陶瓷制造业兴于宋元时期,明朝达到了一个高峰。陶瓷窑型之多,产品门类之全,分布之广,从业人员之多,在云南并不多见。清咸丰《南宁县志》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越州潦浒的土陶从无釉和无图案发展到上釉和绘制图案。曲靖越州大窑湾村有砖瓦窑数百座,均属个体或家庭联办。其沿袭古人制作陶瓷砖瓦技艺,相传至今,制品行销多省。
走过了明清时期,潦浒在民国迎来了他的黄金时期。潦浒土陶以其粗犷、自然、朴实的风格,在全国刮起一阵“潮流风”。“猫猫石的缸”成为当时的“名优产品”。由于潦浒水路陆路畅通便捷,省内各地的客商都前来潦浒置办陶器。在这里,可以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口音,所以,当时的潦浒被称作“小云南”。
大窑湾村废弃古窑内早已斑斑驳驳的圆形穹顶
如今,潦浒依然是云集了陶瓷制作传统手工艺和匠人的地区,在潦浒能看到几乎涵盖了人类制陶史上各个不同阶段的工艺。潦浒更是成为了祖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