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刺绣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上,部分人物形象的衣服上即有刺绣花纹的痕迹。公元223年,诸葛亮南征,画龙生夷图谱和成都瑞锦赐夷,并吸收叟帅孟获、孟琰、彝习参加蜀国政权。这些叟帅的夫人在蜀学会汉族的刺绣工艺,回乡传授给昆叟女子。据说孟获夫人曾在曲靖大基山中,飞针走线,一夜绣成龙衣,故而被人们尊奉为刺绣女神。公元8世纪初,南诏王嵯巅攻占成都,掠回汉族刺绣女工和蜀锦原料机时使南诏刺绣工艺得到极大发展。据《新建书·南诏传》载:“将还,乃掠女子工技数万人……南诏自是工文织,与中国埒。”樊绰《蛮书》也对南诏的刺绣作了详尽的叙述:“抽丝法稍异中土,精者纺丝绫,亦织为锦及绢。其纺丝人朱紫以为上服,锦文颇有密致奇彩……亦有刺绣。蛮王并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让缀波罗(虎)皮。俗不解织绫罗,自太和三年蛮寇西川,掳掠巧儿及女工非少,如今悉解织绫罗也。”元明清时期,刺绣即在顷彝族妇女中盛行,刺绣质料增加,刺绣纹样和图案色彩更加丰富。直至近代,彝族刺绣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

东山镇拖古村据是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自有记载起全村几乎全部是彝族,因此拖古村的民族手工艺文化底蕴浓厚,养育了众多民族民间艺人,一代又一代民间工匠的勤劳与智慧,多姿多彩的民间手工艺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先民们创造的无穷内涵,民间刺绣手工艺尤为突出,妇女个个都会刺绣。据张菊花介绍,她们祖祖辈辈都会刺绣,女孩往往在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到十四五岁就基本学成,她本人从事刺绣也有近30年了。其刺绣作品手工精细,而且服饰花色多样,有公鸡帽、银饰和短乡花衣、蝴蝶图案、马樱花绒球饰辍帽,银饰和长绣花衣间饰火草乡花披布,(还有部分老人穿前后一样长的长袍绣花衣、绵羊皮披布和百褶裙),这里的彝族服饰分儿童装、青年装、老年装,村中彝族妇女通过剪纸、绘画等形式,把玛楼花、山茶花、牡丹花、蝴蝶、虎头、老鹰、方字等等图腾崇拜的图案两级在头饰、服饰和鞋子上或绣做装饰品,手工艺品,现在一个人做一套精美的彝族服饰要耗费60—70天的时间,价值1000—1500元。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民间绣饰品在整和中升值,众多高端消费群体成为传统工艺品的消费主体,改良与革新的民族手工艺逐渐成为大众的、时髦的,民间手工艺刺绣工艺品将在传统与艺术的结合中实现最大价值,张菊花(现年46岁)看到了民间刺绣手工艺品的发展前景,将自家房屋腾出2间,组织本村和周边村中广大妇女于2004年成立了刺绣合作社,投入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中。因地制宜的开展刺绣技术培训,张菊花把文化素质高、观念新、刺绣技术精湛的妇女选为骨干,亲自指导技艺,现主要培养的传承人有刘勤仙(20岁)、张竹芬(40岁)等5人。刺绣合作社也由刚成立时的不足20人发展到现在的70余人,年产值20余万。其本人也被树立为麒麟区带头致富的典型,多次受到市、区政府表彰,先后当选为麒麟区三届、四届人大代表。

张菊花不仅为岔河村的广大彝族妇女提供了一个发挥自身特长的舞台,而且还有效解决了民族传统刺绣的传承问题,随着各级各界的呵护、关爱与支持,传统的民族民间刺绣品将从民间走向大众、走向市场,在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中成为商品、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