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浒的手工制陶工艺近500多年历史,当地盛产可制陶的泥巴,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料,制陶历史由来己久,从一代又一代的制陶艺人手中流传至今。利用陶艺烧成后,具有机械强度和平绝缘性能,可用来盛装东西作容器用,像米缸、斗坛等,她脏乱在供桌上作特殊用途的,如香炉、灯台等,而制作的瓦猫则是放在房顶上有驱邪避秽的特殊意义。2005年该项目列为麒麟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6年被列入曲靖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秦富才,男,汉族,1960年6月生,麒麟区越州镇潦浒社区五组人。出生于手工陶艺世家,12岁跟父学做陶艺,20岁已继承父亲祖传的手工陶艺技术。在长达四十余载的操慢和艺术技巧实践中,立足传统,忠实传艺,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陶艺风格,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新型拉坯、雕刻技巧的内涵,使具有曲靖典型的地方爨陶工艺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拉坯、雕刻随心所意,顺其自然。

秦氏家族在潦浒地区是久负盛名的制陶世家,秦富才自幼在祖父、父亲、叔伯等制陶匠师的不断熏陶下,渐渐喜爱上这门古老的技艺,他自12岁开始跟随祖父、父学习陶艺, 既有名师指点,又加上自己刻苦的学习,20多岁时已能熟练掌握祖传的手工陶艺技术,成为小有名气的制陶师。

秦富才从事柴烧窑陶瓷技艺近四十年来,师承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拓展了自己的创作空间,尤其是在增加传统柴烧窑陶瓷制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剖析,为濒临失传的柴烧窑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每个古老的制陶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学习技艺方面,作为出生在一个千年制陶古乡镇的人来说,先后跟随多位制陶技艺大师学习,掌握了完整的柴烧窑陶瓷制作工序与技艺(包括手工拉坯,使用柴烧窑烧陶瓷等古老制陶技艺)积极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取精去糟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艺。

在履行传承义务方面,结合现代高科技制陶工艺技术,对传统古老制陶技术加以创新,大胆融入新元素,又注重对古老技艺的保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的新型柴烧窑陶瓷生产技术,使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柴烧窑陶瓷,喜欢了柴烧窑陶瓷。

潦浒土陶对研究云南制陶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越州潦浒作为曲靖陶瓷之都的地位日益显现。传统的烤茶罐、沙锅、扣碗老树发新枝,新创的小茶叶罐别具特色,以原始粗狂古拙的风格征服了今天的好古客。秦富才能把传统工艺融进地域文化和土陶艺术里,他制作的陶土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对研究潦浒土陶工艺有较高的价值。

被采访人:秦富才,传承人,男,1960年6月生人,麒麟区越州镇

 

调查人:毛元圣、李翔、李梦尧